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07.06

法會因由分第一:假持戒算是福德嗎?

如果持戒只是表相持戒的「假持戒」呢?「假持戒」算是修行的福德嗎?

法會因由分第一:假持戒算是福德嗎?

 

繼續談假守戒。

 

如果你認同上述有關「假持戒」觀點,那下個相關議題就變得非常有趣。這個議題是:「假持戒算是福德嗎?」

 

依佛教的觀點,持戒可以幫助修行者不要犯「身、口、意」三業,如此可為來世積資糧與福德。對這一點來說,持戒當然是好的。但是如果持戒只是表相持戒的「假持戒」呢?「假持戒」算是修行的福德嗎?

 

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想設計一個模擬案例,利用這個案例探討這個議題。

 

有一個年輕人長得很高挺英俊,他年輕時家境清苦,父母親早逝,從小進了孤兒院。在他幼小心靈中,對於物資匱乏一直充滿著恐懼與壓力。他內在潛意識存在著一個「恐懼物資匱乏銘印」,相信惟有充分物質才擁有生命安全。

 

他遇到了一個女孩子,貌不起眼、相貌醜惡、身材短小肥胖,但他決定要娶這個女孩。原因不是因為有愛,而是因為這個女孩家族家財萬貫,這個婚姻背後暗藏了未來生活物質豐足的保障。

 

他身邊沒有足夠的錢,但他用所有的積蓄到T牌買了一顆零點二克拉的鑽戒,跪在地上對這個女孩說愛她,要娶她,照顧她一輩子,要她幸福,這個女孩決定嫁給他。

 

這個故事到此就結束了,這對夫妻也的確攜手活到一百歲。這個女孩到臨終前相信這個男生是愛他的。試問一個問題:「如果這個女孩發現這個男生沒有真正愛過她,只是貪圖她的財產,她該如何想呢?」

 

他娶這個女孩原因不是愛,而是因為這個婚姻背後暗藏了未來生活物質豐足的保障

 

如果佛教的六道輪迴真的存在,那表示這個大千世界中必定存在著某種高維的「神聖智慧審判機制」,這個機制會依眾生所思所為,清明智慧的判決眾生往生後六道去處與轉化角色。這個機制佛教稱它為「因果業報律」。

 

這個具有無上智慧的「因果業報審判機制」如何判定眾生去處呢?從佛教觀點來說,相信眾生耍積福德,而福德與往生去處有關。佛教也告知眾生耍遵守戒律,遵守戒律會是往生後的資糧。

 

因果業報審判機制是如何評定眾生遵守戒律的福德呢?身守戒心不守戒存有福德嗎?

 

也許在人間,人們無法探知人們守戒背後的心念,不知道守戒行為的背後是真心還是假意,但這是眾生無明。具有無上般若智慧的「因果業報審判機制」也無法探知真相嗎?衪會以「表相守戒」裁定眾生的福德或去處嗎?相信衪會以眾生執守戒律的心念為基準。

 

因果業報審判機制是如何評定眾生遵守戒律的福德呢?

 

此外,再深入一點探討戒律,問下一個問題:「守戒本身存有福德嗎?」對這個提問,我取六祖壇經中記載的一段內容來回答。

 

內文如下:

 

次日。韋剌史為師設大會齋。齋訖。剌史請師陞座。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。問曰。弟子聞和尚說法。實不可思議。今有少疑。願大慈悲特為解說。師曰。有疑即問。吾當為說。韋公曰。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。師曰。是。公曰。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。帝問云。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。達摩言實無功德。弟子未達此理。願和尚為說。師曰。實無功德。勿疑先聖之言。武帝心邪。不知正法。造寺供養布施設齋。名為求福。不可將福便為功德。功德在法身中。不在修福。

 

解釋如下:

 

當時背景是南北朝六祖惠能大師在大梵寺主持法會、演說佛法。演說的第二天,負責法會的韋刺史為大會眾人設素食齋。素食齋結束之後,請大師陞座。大師陞座後,跟隨韋剌史的一些官員、學士與民眾恭敬嚴肅的再次叩拜大師。

 

韋刺史由群眾中站出,恭問大師:「弟子聽聞大師說法,實在精實深妙的不可思疑。如今我心裡有一些疑問,希望六祖大師能發大慈悲心為我們開示解惑。」

 

大師回應:「有疑惑就該問,我當會為你解惑。」韋公就開始問了:「大師傳法所說的,可不應該就是禪宗初祖達摩大師所傳的核心教法嗎?」

 

大師回應:「是的,是達摩初祖所傳的核心教法。」

 

韋公接著就繼續問大師:「弟子聽聞達摩初祖初到中國來,晉見梁武帝的時候,當時梁武帝就問達摩初祖:「朕一輩子建造寺廟、供養僧侶、財物布施、設齋,我做了這些有多少功德呢?」

 

在中國佛教史上,梁武帝是一個罕見虔誠佛教徒,為盛興佛教建造了許多寺廟協助佛教發展,所以他可說是對佛教頗有供獻的大護法。

達摩初祖答覆梁武帝說:「實在沒有多少功德。」弟子對這則公案,不解它的道理,希望大師為我們開導。」

 

大師回應:「梁武帝的確沒有什麼功德,你切勿懷疑先聖大師所說的話。為什麼麼?梁武帝的心存有偏邪不正的見地,他並不知道佛法正確的見地。他對佛教所做的一切,包括造寺、供養、布施與設齋,雖對佛教有所貢獻,但他所做的一切佛教貢獻,僅可算是蓄意為了求取福德而作的。實質上他分不清什麼是佛教所謂的功德或福德,他錯把求取福德誤認為積存功德。」

 

六祖繼續說:「梁武帝修福德是修入世或來世的福報,是修有情眾生在六道輪迴之內的資糧,僅是著相布施。而所謂修功德,是無相布施,也惟有無相布施是修在修行者的『法身』與『自性』之中,它可以脫苦、脫輪迴與修得無上正等正覺。」

 

這段內容中六祖明確解釋了:「執念於戒律、布施等等的有相布施,不一定會修得什麼功德。」

 

此外,由佛陀的言教談一下佛陀對戒律的見解。

 

佛陀對於人間一切行為、現象清楚的在《金剛經》中指出,衪說:「一切有為法、如夢幻泡影。」

 

所謂「一切有為法」,用在探討戒律指的是:「眾生在心念指引下呼應外在境遇所促成的一切感受與行動。」所謂「如夢幻泡影」,指的就是:「眾生心念下一切感受與行動都是夢境中不實的夢幻,都是急水中虛幻的泡沫。」換句話說,人生一切均屬虛相。

 

眾生心念下一切感受與行動都是夢境中不實的夢幻,都是急水中虛幻的泡沫

 

如果佛陀這句話是真相,人生一切相均屬虛相,那不等同說明:「守戒在法體亦屬虛相」。既然守戒在法體屬虛相,並非實存,那守戒律下的行動與心念又如何能拿來計算功德呢?相信執守戒律可累積往生福德就著了「戒律相」了,不是嗎?所以佛陀會說:「凡福德非福德是為福德。」

 

守戒律本身是無福德的,但它們有福德,為什麼呢?因為人生一切相均屬虛相,但它可促成內在能量意識震動頻率的變動。這個因果業報審判機制所依憑的,不是福德本身,而是眾生因福德而促成內在「能量意識」的震動頻率變動。換句話說,是眾生能量意識的震動頻率改變決定他往生後的去處。

 

當眾生修行守戒的背後,存在著真正的利它、仁慈心時,這些美質行性會提升、轉化他內在能量意識的振動頻率。但相反的,當眾生修行守戒的背後,存在著利己或貪、瞋、痴等妄念時,這些妄念會反向降低他能量意識的振動頻率。

 

我舉個模擬例子來說明。

 

某個村落有一個貧窮老婦人,居住在簡陋破爛的茅草屋中。她感念到鄰村正值農作物的蟲害,農作欠收,促成鄰村中許多居民嚴重飢餓,陷入三餐不濟的窘境。

 

老婦人心生不忍、感同身受,她走入廚房拿出廚房中剩下的惟一的一點豆油,走到村落中的菩薩廟,對著菩薩禱告,希望菩薩能夠大慈大悲,拯救鄰村居民的飢荒與痛苦。

 

同村有一個有錢的員外,他居在庭院深深的豪宅中,生活奢侈享受,妻妾從僕無數。當他聽聞鄰村農作物的蟲害造成鄰村居民嚴重飢荒時,他反而心生歡喜,因為他知道可以藉著這個大好時機讓眾人見識他的慷慨好施。他帶著許多從僕與糧食,走入鄰村,在鄰村中敲鑼打鼓告知村民他來散發米糧。

 

然而非常巧合的就在當晚,這個貧窮的老婦人與這個有錢的員外同時往生了。

 

這個貧窮的老婦人雖然終生貧困,但仍儘量的仁慈好施,往生後她轉入的菩薩道,變成菩薩。但相反的,這個有錢的大富人雖然經常大布施,但卻是有企圖的「有相布施」,由於他的生活奢侈享受,做人刻薄,往生後被強迫轉世投胎變成一個貧窮的乞丐。

 

修行不是修表相,而是要提升內心靈的震動頻率。那此刻你會問:「什麼叫做提升心靈震動頻率呢?」所謂提升心靈震動頻率,就是放下妄念而已。」放下妄念後,生命中一切的行動與心念都變好了,而內在的「真我」或「自性」會取代你的妄念,自動引導你去成就修佛的果位。

 

當眾生修行守戒的背後,存在著真正的利它、仁慈心時,這些美質行性會提升、轉化他內在能量意識的振動頻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