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06.25

法會因由分第一:比丘該如何堅守佛門戒律呢?

佛教戒律幾乎含括了生活所有的面向,包括佛陀教法修行、佛教各種活動儀軌、佛教徒心性規範與日常生活作息細節規範等等。比丘該如何堅守佛門戒律呢?

法會因由分第一:比丘該如何堅守佛門戒律呢?

 

在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宗教中,佛教有一些特色與其他的宗教極度的不相同,上面談的「化緣」就是一個。而另外一個呢?就是戒律。我在此處想暫時離開正題,談一下比丘的戒律。因為這個議題與未來探討金剛經是有幫助的。

 

先談一下佛教戒律的起源。

 

佛陀涅槃後,接受佛教的人漸漸增多,促成僧團人數漸漸擴大。僧團領導大迦葉擔心日漸增加的佛教徒會在修行上怠惰、偏頗,也擔心佛教團體內部的和協與社會的形象,故決定在舍衛國七葉窟召開第一次僧侶集結,而在集結中依據佛陀教法,制定了佛經與戒律,並議決佛教徒皈依進入佛門當終生嚴守戒律。

 

佛教戒律有三個特色:

 

第一個特色是:佛教戒律含括生活所有面向

 

佛教戒律幾乎含括了生活所有的面向,包括佛陀教法修行、佛教各種活動儀軌、佛教徒心性規範與日常生活作息細節規範等等。

 

從戒律嚴密的規範中,可以理解到當一個佛教徒皈依佛門後,佛教希望藉由戒律從內到外徹底的改造比丘,讓比丘在行為、口語與心念上能完完整整地遵循佛陀教法。

 

佛教戒律幾乎含括了生活所有的面向

 

第二個特色是:佛教戒律極多

 

佛教戒律非常之多,有少條呢?依據唐朝後盛行的《四分律》(註)對的戒律規範,《四分律》對出家人制定的比丘戒律多達二百五十條之多,對比丘尼制定的戒律更多,多達三百四十八條。

 

《四分律》對在家居士來說,戒律就相對少多了,它最主要的是「五戒」與「十善」。雖然《四分律》對在家居士制定的戒律少,但仍包涵了生活中「不該做的惡行」與「該做的善行」。

 

佛教的「五戒」即:「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」而「十善」則是「五戒」的擴大版,它包括了:「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綺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貪慾、不瞋恚、不愚痴。」

 

如果深入探討在家居士的戒律,表面上戒條不多,但是其實它們已經涵括了生活中大部分行動、言語與心念的所有面向的規範。對於這一點,我想加強說明一下。

 

「不殺生」指的是不傷害動物。對這一點,我想許多人都很清楚。那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,假設你看到蒼蠅、蚊子、蟑螂時,殺不殺呢?

 

那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,假設你看到蒼蠅、蚊子、蟑螂時,殺不殺呢?

 

「不偷盜」指的是不去偷竊不屬於你的東西。對這一點我想很多人都做得到,況且現在社會有法律制裁,有些人就算是心裡想偷也不敢。

 

不過「不偷盜」不單純只是不偷盜別人的財物而已。如果一個人在做生意方面或與別人往來,內心在不當念頭下求取不該屬於自己的財富,則雖然他表面不算偷盜,但與偷盜無異,不是嗎?

 

「不邪淫」指的是在性方面,必須忠誠於婚姻,不得用不適當方法進行性行為,不得手淫,不得意淫。上述這個「不邪淫」的定義,是依佛教的觀點解釋的,各位以為如何呢?

 

在「十業」中,「不妄語、不綺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」指的是口業:

  • 不妄語:不說虛偽、詐騙的話
  • 不綺語;不說輕浮、不正經的花言巧語
  • 不惡口:不說粗暴、毀謗、侮辱、詛咒、惡毒的話
  • 不兩舌:不搬弄是非、離間他人

 

依我多年的經驗,能夠不犯口業的人其實不多,不是嗎?

 

能夠不犯口業的人其實不多,不是嗎?

 

其實對在家居士來說,只要刻意言語上謹慎,不犯口業還不算太難。最難的是「十善」最後的三條「不貪慾、不瞋恚、不愚痴。」

 

「貪慾」中的「貪」,就是「不該要的想要」,或者是「想要的比該要的更多」;「貪慾」中的「慾」,就是慾望。「瞋恚」指的是心裡對他人的仇視、怨恨和有損害妒嫉他人的心理。「愚痴」指的是愚昧、愚蠢,沒有辦法看到事情的真相,而做出錯誤的事情。

 

請大家試想,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心裡沒有「貪慾」呢?有多少人與他人交往,心中沒有情緒呢?有多少人可以在面對生命各種境遇,而能夠看清真相呢?

 

依人性來看,不論是出家修行的比丘或者在家修行的居士,當面對如此多而且幾乎含括所有生活面向的佛教戒律,要想完全徹底的遵守,是相當不容易的。

 

上述這兩個特色雖然困難執守,但努力下還有機會。可是下一個特色要能夠遵循可難了。

 

第三個特色是:心念上違犯戒律仍算是犯戒

 

佛教守戒最有特色的,還不是在上述二個特色,而是佛教認定:「所謂違反戒律,並非單純行為上違反戒律,連心念上犯戒亦屬違反戒律。」這種行為上不違反戒律,但心念上違犯戒律的現象,稱之為「假守戒」。這個特色不是佛家獨有,道教也有類似觀點。

 

道教老子的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」中有段話頗能貼切呼應佛教對假守戒的見解。太上老君在「常清靜經」提示:「上德不德。下德執德。執著之者。不名道德。」

 

什麼是「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」呢?

 

先談「上德不德」的「上德」。所謂「上德」,指的是「無上的道德」,這個「無上的道德」內含三個元素「無上」、「道」與「德」:

  1. 這個「無上」:就是最高的、沒有比這個再高的
  2. 這個「道」:就是宇宙至高無上的真理、智慧與法體
  3. 這個「德」:則是宇宙至高無上的「道」對外自然的展現

 

當一個修行者修得「高階神聖果位」時,衪已達「無相」與「空性」。當衪已達「無相」與「空性」時,衪必然自然存有與宇宙的道同體互動的「無上道德」。

 

那為什麼老子會說「上德不德」呢?

 

這些已修得「高階神聖果位」的修行者雖存有道德,但由於衪已「空性」、「無相」,故對於自己所擁的道德無感、無覺。衪會自然而然的如呼吸般在日常生活中展現衪擁有的道德。所以老子才說:「上德不德」。

 

已修得「高階神聖果位」的修行者雖存有道德,衪已「空性」、「無相」

 

再談「下德執德」。什麼是「下德」呢?

 

在國家、社會、團體或宗教,當領導者希望個人在做人方面要正確、恰當,要符合團體的利益、和諧時,領導者會制定律法、教條、戒律或者道德。這種由國家、社會、團體或宗教制定的法律、教條、戒律或者道德不一定符合宇宙終極的「道」,稱之為「下德」。

 

一些人的在面對這些法律、教條、戒律時,他的內在並不一定真實擁有這些屬性。他們之所以願意遵守這些規範,是基於擔心違反律法時會被處罰。這種「有為心念」下執行的「道德」稱為「下德」。

 

一些人的在面對這些法律、教條、戒律時,他的內在並不一定真實擁有這些屬性

 

為什麼說「下德執德」呢?

 

由於這種人本性並非具有道德,他們執行道德,必須是被動的在意志力下勉強自己遵循。他們執於道德對外的體現與聖者相同,但卻是不得已的與困難的。所以稱老子會說這種形態的道德展現,稱之為「下德執德」。

 

什麼是「執著之者,不名道德」呢?

 

如果一個人基於某種理由、目的或企圖,強迫自己在意志力下努力的遵守道德,在老子的提示中不算是真道德。

 

在這段話中老子提示的「德」與佛教的戒律是同義辭。

 

老子

註:《四分律》
《四分律》(Dharmagupta-vinaya),又稱為《曇無德律》或《四分律藏》,共含六十卷。它原為印度上座部系統法藏部所傳之戒律,由四部分構成,分別為「比丘戒」、「比丘尼戒」、「安居自恣」與「房舍等雜法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