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9.03.13

大乘正宗分第三: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

佛陀希望協助眾生能夠達到「無餘涅槃」,滅除煩惱痛苦,及修證菩薩、佛陀果位。

大乘正宗分第三: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

 

「佛告須菩提: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無色、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、若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即非菩薩。」

 

本文解釋:

 

「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」

 

解釋如下:

 

我都會協助這些眾生能夠達到「無餘涅槃」,而能夠滅除煩惱痛苦與修證菩薩、佛陀果位。

 

提問:什麼是「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」的「無餘涅槃」呢?

 

「涅槃(Nirvāṇa)」是佛教用語,它是梵語的直接音譯,意思為「被熄滅」。什麼「被熄滅」了呢?在「涅槃」,指的是煩惱、痛苦被熄滅。

 

佛教「涅槃」的定義是什麼呢?

 

所謂「涅槃」,就是當眾生能「放下妄念」、「五蘊皆空」時,一切煩惱、痛苦與無明皆可被熄滅,此時心靈會呈現寂靜、圓滿的般若狀態,他將不再入六道輪迴。此外,他具有「無上神聖般若智慧」,覺知世間一切法相均非實相,覺知諸法皆空,而內在呈現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、梵我合一境界。

 

但根據大乘佛法觀念,修行「涅槃」並非只有「已涅槃」與「無涅槃」兩種修行境界,它存在著不同程度的「涅槃」,是在一個連續性程度的修行。

 

因此涅槃又分為「無餘涅槃」與「有餘涅槃」。所謂「無餘涅槃」,指的是眾生的「妄念」與「五蘊」已達到完全滅絕的狀態。例如像是佛,就是證得「無餘涅槃」。

 

然而眾生如仍殘留部分「妄念」,清除未徹底,就稱為「有餘涅槃」。例如像是菩薩。菩薩雖然了悟生死,擁有般若智慧,但仍然存在著「想度眾生的心念」,仍存有情,就是證得「有餘涅槃」。菩薩由於為「有餘涅槃」,仍算是眾生。眾生只要在「有餘涅槃」狀態,則往生後依業報與福德不同,仍得在三界輪迴。如欲擺脫輪迴,唯有實證「無餘涅槃」。

 

 

依金剛經記載,佛陀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已修得「阿羅漢」。阿羅漢煩惱固然已斷,但無明習氣還未盡除,所以還是在「有餘涅槃」。佛陀在對這批準阿羅漢講金剛經,希望眾弟子都完全滅度而能成佛,入「無餘涅槃」。

 

 佛陀對準阿羅漢講金剛經,希望眾弟子都完全滅度而能成佛,入「無餘涅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