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04.28

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

在西元一世紀佛教進入「部派佛教」時期後,衍生出大乘與小乘兩種教派,大乘教法與小乘教法那個較好呢?

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

 

在西元一世紀佛教進入「部派佛教」時期後,大眾部演變成大乘佛教。大乘佛教成為印度佛教主流之後,仍然繼續分岐發展,各教派各自傳承了不盡相同的經典。

 

大乘佛教興起後向外傳播,主要傳承是北傳佛教。北傳佛教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傳向中亞、中國、日本、朝鮮半島等地。大乘佛教在隋唐盛世傳入中國後稱為「漢傳佛教」。漢傳佛教在中國開展後宗派林立,在民間廣泛傳播。

 

稍晚,大乘佛教傳入尼泊爾、西藏境內,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。而印度佛教則日趨沒落消亡。

 

「大乘」宗派認定菩薩道是成佛正道,提倡佛弟子應主修菩薩道,幫助眾生解苦和覺悟,以自利、利他與成就佛果為目標。因為菩薩道是利他修行,所以這些教派自稱為「大乘」或「菩薩乘」。

 

大乘佛教稱他們之外的佛教宗派為小乘,小乘主修聲聞。所謂聲聞,意指修行本法是遵從佛陀言傳身教,以修行「四聖諦」而離苦和解脱,最終證得沙門果,「聲聞乘」以成就阿羅漢果為最高目標。

 

大乘佛教不認同「小乘」只求自離煩惱、自了生死、自脫輪迴,認為大乘的「利他」優於小乘的「利己」。

 

其實沒有佛教僧團自稱「小乘」的佛教僧團,而「小乘」這個稱謂是大乘對其它教派「利己」教義的貶意。大、小乘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。

 

在漢傳佛教初起時,大乘佛教在中國就已經取得有利地位。然而古印度很多部派不一定對自己派別限制,多數是大小乘兼修的。

 

大、小乘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

 

大乘教法與小乘教法那個較好呢?

 

大乘佛教執持利他的菩薩乘,利用修菩薩道進階,最終證悟成佛。大乘否定小乘佛教徒偏重自修的清靜解脱,缺乏幫人解苦之慈悲心。有些宗派甚至於認為小乘佛教應受到譴責。

 

大乘對小乘的看法聽起來理所當然,但一定如此嗎?

 

大乘佛教主修的就是布施,而布施講究的是無相布施。所謂無相布施,就是在布施的時候,存有三輪體空心念。所謂三輪體空,即布施時沒有布施的人,沒有被布施的人,也沒有布施物。

 

基此,當一個大乘佛教徒在菩薩道修行時尚未放下執念,尚未證得真正的菩提心時,則他布施時仍必心存「布施相」。當他「布施相」存在時,又如何能夠無相的幫助他人呢?有相布施無法扮裝成無相布施。學校考試可以作弊考高分,但是布施沒有任何作弊機會可言。

 

所以大乘修行理論歸理論,又有多少的人能夠在布施時能夠放下「布施相」呢?

 

大乘修行理論歸理論,又有多少的人能夠在布施時能夠放下「布施相」呢?

 

修行大乘法門面對無相布施要理解的是:

 

其一:不可用意志力或企圖心行無相布施

當一個大乘佛教徒想要行「無相布施」,用意志力或企圖心行無相布施是辦不到的,因為意志力或企圖心都是思想下的產物。既然大乘布施談的是無相,就不可動用思想。

 

其二:無相布施並非法門而是現象

大乘佛教徒要理解無相布施本身並不是一個法門,而只是一個現象,它是在五蘊皆空的時候自然產生的一種行為。

 

其三:放下五蘊為惟一法門

所以,如果大乘佛教徒要行無相布施,惟一的方法,就是要能夠在禪定中令五蘊皆空。當五蘊皆空的時候,內在無限的仁慈會自動湧現,也會自動會放下「布施相」。

 

如果上述的論點是正確的,那麼怎麼看小乘修行呢?小乘修行主要的教法就是「放下五蘊」。當一個小乘修行者能夠放下五蘊的時候,他內在自然會升起慈悲心,而在慈悲心下像呼吸般的自動無相布施。

 

如果上述所言是真相,那麼大小乘修行走的路徑其實是一樣的。既然如此,那何有大小乘派別之爭呢?

 

當一個小乘修行者能夠放下五蘊的時候,他內在自然會升起慈悲心,而在慈悲心下像呼吸般的自動無相布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