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05.11

佛家的「般若」

「般若」是佛經中經常出現的重要字眼,如果你想完整的瞭解金剛經,就必須正確瞭解「般若」。我想藉這個時機深談佛家所謂的般若。

佛家的「般若」

 

「般若」是佛經中經常出現的重要字眼,如果你想完整的瞭解金剛經,就必須正確瞭解「般若」。我想藉這個時機深談佛家所謂的般若。

 

佛教所謂的般若,可細分為三個修行階段,依智慧階層由低到高排序,就是「文字般若」、「觀照般若」與「實相般若」。

 

何謂文字般若?

 

所謂文字般若,意指當你研讀了佛經中載錄的佛理後,能夠理解並接受經書中所說的道理,對別人講述佛理可以說的請楚,別人與你討論佛理你也能對應如流。這樣子由文字學來的佛理,就是文字般若。

 

例如說,佛教創辦了佛教大學,這些佛教大學生在學校研究佛理,研究的很好,而大學生對於佛理的理解就稱之為文字般若。

 

面對文字般若,你必須理解:

 

基本上,佛經中載錄的佛理是由文字構成的,而文字在屬性上是思想下的產物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想理解佛經中佛理,必須利用思想去理解。而利用思想去理解佛理,在修行層次上充其量不過是在邏輯或理性下的理解,而這種理性理解只是單純的理解,並非真正的如佛陀般的覺知,也並不一定能促成行動。

 

舉些例子來說明。

 

你看了一本書,書裡暢談做人的道理,告訴你不要憤怒,要懂得寬恕他人。你看完後感覺很有道理。但道理歸道理,你可以全然的理解與認同這個道理,但在生活中你卻仍然無法控制自己情緒,經常憤怒。

 

再舉個例子。

 

你看了某一本心靈書籍,書籍裡談到對他人要有愛,你研讀後覺得頗有道理,但道理歸道理,你可以全然的理解與認同「愛」的價值,在生活中你們仍然無法愛人。

 

譬如說,你從經書上讀到布施要「無相布施」。你讀完後在理性上深深的認同。這時候,你可以聲稱已經有了「文字般若」了。但這種思想下的認同不見得會令你能夠「無相布施」。每當布施時,你不是推三阻四、扭扭捏捏,就是布施時心中總是存有想要獲得些什麼的念頭。

 

再例如說,你從經書上讀到貪、嗔、痴三毒不好,它會創造無明、業報。你看了既認同、又感動,但這個認同並不見得會令你放下貪、嗔、痴。

 

依佛理,「文字般若」是理性下的理解與認同,在實際生活中並不一定能夠促成真正的般若行動。它在佛家智慧層次上屬低階智慧。

 

 「文字般若」是理性下的理解與認同,在實際生活中並不一定能夠促成真正的般若行動

 

比「文字般若」更高一階的般若智慧叫做「觀照般若」。

 

何謂觀照般若?

 

當你擁有文字般若後,而能夠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、體會並印證「文字般若」,這就是觀照般若。「觀照般若」談的不再是理論,而能「起而行」。

 

譬如說,你從經書上讀到「無相布施」,讀到後你在理性上深深認同「無相布施」,你開始在生活中布施,而在布施時,也同時觀照布施時的心念。當你發現布施時心念存在想得到些什麼的企圖,並非「無相布施」時,你會告誡自己要放下那個企圖。這種在生活中觀照、印證心性與行為的修行智慧,稱之為「觀照般若」。

 

所以「觀照般若」的智慧層次比「文字般若」高,因為「文字般若」只是在文字理解下的「說而不行」,而「觀照般若」卻進一步將理論化成了行動。

 

但「觀照般若」的心念仍然是兩元的;換句話說,擁有觀照般若智慧的人在執行生命行動時,心念中仍存有「要與不要」、「得與不得」的二元對立思想。所以在「觀照般若」下,在般若心下成就行動是需要努力的,它仍存在於思想層次的運作。

 

比「觀照般若」再高階的般若叫做「實相般若」。

 

何謂「實相般若」?

 

當你不管遇到什麼外境波動,你已見相非相,看穿一切境遇法體,而不再被外境所惑。因此,你既然無相,內在即無二元對立的任何心緒波動,呈一合相,這種覺知就是「實相般若」。

 

舉布施的例子來說。

 

當你在「布施」時,你的心念中根本就沒有任何想要布施或者不想要布施的想法,也沒有想要籍由布施得到什麼的企圖心,你只是會自然自動的去布施,而布施結束後,你的心也不存在布施的記憶。

 

 當你在「布施」時,你的心念中根本就沒有任何想要布施或者不想要布施的想法,也沒有想要籍由布施得到什麼的企圖心,你只是會自然自動的去布施

 

對擁有「實相般若」的人,他的布施就像呼吸般自然,他不需要想到善這個字,他的自性本體就是善。

 

如果菩薩的確是個存在的神明,衪在布施中心中會感覺到善嗎?如果菩薩布施時心中感覺到善與歡喜,那衪就不是菩薩,而是眾生。菩薩的法體就是「善」,就是「呼吸」,菩薩布施不會有任何感覺的,所以菩薩擁有的般若是「實相般若」。

 

很多佛教修行者修習「實相般若」,但怎麼修習都印證不到「實相般若」,原因是什麼呢?

 

在理所當然的觀念中,一些佛教修行者會以為「實相般若」的修證,是慢慢地進階修行。先由佛經文字中探究,取得「文字般若」。取得「文字般若」後,再經由生命境遇中觀照、印證「文字般若」,進而取得「觀照般若」。當取得「觀照般若」後,再經由生活觀照中不斷精進不退的印證,最終經由「觀照般若」升級進入「實相般若」。

 

舉個例子來說。

 

有一個佛教徒修行般若。他打開金剛經,看到金剛經裡講述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。」他看了後頗為感動,也願意相信。這時候,他取得了「文字般若」。接著,他在生活中就開始行動,執行並印證這句話,這時候,他取得了「觀照般若」。再接著,他經過了許多年的不斷精進不退的持續印證,而最終經由「觀照般若」升級進入「實相般若」。

 

這種修般若的進階模式貌似沒有問題,但它背後隱藏著陷阱。

 

我講一個例子來解釋這個陷阱。

 

最近我去拜訪一個精舍,在精舍中遇到一個茶藝館的女老闆,她同時是個禪修的佛教徒。我見到她的時候,她坐在一個大方桌上座,她四周做了許多修行居士細聽她講述佛理。

 

她講述佛理的聲音寧靜、祥和,在感受上充滿著佛性智慧。她一邊講佛理,一邊泡著茶。當時圍繞著她的整個空間充滿著寧靜與禪意。我在旁邊的另一桌聽著她講述佛理,她講的非常深入貼切。

 

但如果深觀這個女居士,她的內在充滿著焦躁、不安與某種程度的痛苦。從邏輯來說,一個對眾人講述佛理的修行者當然在般若修行上應該有深度的修行,不是嗎?但她為何內在存有痛苦心緒呢?般若並非口頭上滔滔不絕的佛理。擁有痛苦情緒的修行者必定尚未修證「實相般若」,不是嗎?

 

 內在充滿著焦躁、不安與某種程度的痛苦,必定尚未修證「實相般若」,不是嗎?

 

「實相般若」並非「文字般若」與「觀照般若」的進階修行。換句話說,修習「文字般若」與「觀照般若」並不一定能進階修證「實相般若」,原因是什麼呢?

 

一般人修行到「文字般若」與「觀照般若」,表面上似乎可進階修證「實相般若」,但「文字般若」與「觀照般若」只是思想下兩元屬性的的修行,而「實相般若」則是放下思想後對應外境的自然展現,兩者全然不同軌。想修練「實相般若」,你得放下思想妄念。

 

修行「文字般若」不是不好,修行「觀照般若」也是佛域的正道,但當你修習「般若」所用的工具是思想,則就不易進階修行「實相般若」。這個現象解讀了為什麼許多人千遍萬遍研讀背誦佛經,努力行布施,而不能夠證得「實相般若」。

 

如果要證得「實相般若」,不是在外境中取得,而是在內境中放下。如何放下呢?就得修習六度波羅蜜中的「禪定」,在「禪定」中放下思想。放下思想後,「實相般若」會在心靈深層自動萌現。

 

回想一下釋迦牟尼佛是如何證得「實相般若」的呢?衪是在思想中搜索到的嗎?還是在菩提樹下深層禪定中自動呈現的呢?

 

釋迦牟尼佛是如何證得「實相般若」的呢?衪是在思想中搜索到的嗎?還是在菩提樹下深層禪定中自動呈現的呢?

 

建議您觀賞以下影片,進一步瞭解這個議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