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04.03

佛教誕生源由

《金剛經》的前生,佛教創生的源由為婆羅門教。而婆羅門的那三個特徵促成佛教的創生呢?

談《金剛經》之前,先討論佛教創生源由。

 

約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間,印度盛行的宗教為婆羅門教或吠陀宗教,它興盛一千年之久。婆羅門教信奉三大主神:

 

第一個神是創造萬物的梵天,梵天又稱「四面佛」。第二個神是保護神毗濕奴,衪有眾多化身,其中最著名的是黑天神「克里希納」,印度全國有一千多座衪的廟宇。第三個神是破壞、再生和舞蹈神濕婆。濕婆又稱為大自在天,祂在印度影響最大,全國有三千多座廟宇。

 

佛教創生源由:婆羅門教或吠陀宗教

 

婆羅門的教義存在三個主要特徵:

 

其一:祭祀祈福

婆羅門尊奉「祭祀祈福」信仰,認為通過對神靈祭祀祈禱,可獲得現世種種好處。

 

其二:種姓階級

婆羅門認定種姓階級存在。它存在四個種姓,最高階是婆羅門,最低階是賤民。婆羅門主掌神權,是主持王室儀典的祭司,也為人占卜禍福。

 

其三:輪迴觀

婆羅門存在輪迴觀,認定本世並非惟一一世,人在死亡後會進入另外一世,另外一世的命運由本世作為決定;做得好可以晉升為婆羅門,做得不好可能下貶為賤民,或變成畜生。

 

當時古印度婆羅門的種姓階級引發社會不滿,而在西元前六世紀,這個不滿促成佛教的誕生。佛教不接受婆羅門提出的祭祀升天說法,不認同種姓階級的存在,也無法接受婆羅門的輪迴觀念。

 

依佛教觀點:

  • 人生命中的福分與生命後的變遷與「祭祀祈福」無關,而與個人修行功德有關
  • 佛教相信眾生平等,沒有階級差別
  • 佛教也認同因果觀,但它的因果觀與婆羅門觀點不同。佛教相信,人們基於沈陷於因果業報,會在欲界六道中不斷輪迴,沈淪於無限苦難
  • 佛教認定惟有斷除無明才能究竟解脫,脫離三界輪迴
  • 佛教提倡教導眾生脫離苦與輪迴,並注重參透生命真相

 

佛教中的佛理中所蘊含的生命真相是真相嗎?在未來討論《金剛經》的過程中,這個議題會不斷地出現。

 

佛教認定惟有斷除無明才能究竟解脫,脫離三界輪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