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12.14

善現啟請分第二:菩薩到底是什麼角色呢?

須菩提稱呼同修的伙伴為「菩薩」,依佛教的觀點,菩薩到底是什麼角色呢?

善現啟請分第二:菩薩到底是什麼角色呢?

 

提問:菩薩到底是什麼角色呢?

 

在本章內,須菩提稱呼同修的伙伴為「菩薩」,依佛教的觀點,菩薩到底是什麼角色呢?

 

要瞭解佛教的菩薩,就得從西方宗教的神先談起。以基督教的耶和華為例:

 

  • 基督教的耶和華與人是分離的兩種屬性;人是耶和華創生的,耶和華高高在上,人低低在下。
  • 人必須體認並尊祟與膜拜耶和華,並得聽從耶和華對生命的教導。
  • 在人往生後,耶和華會安排一個審判機制,祂會依憑人在該世是否尊祟與膜拜衪,與是否聽從衪的教導,而判定該人會去天堂或地獄。

 

佛教對神明的詮釋與基督教對神明的詮釋大不相同:

 

  • 佛教教義也提示神明存在,但佛教不談人的創生與神明的關係。
  • 佛教不認定神與人是分離的兩種屬性,佛教提示眾生平等,神既沒有高高在上,眾生也沒有低低在下。
  • 佛教認定眾生本來都是佛,只是內在妄想心遮蓋了對自己的認知。
  • 佛教強調,佛教徒只要放下妄想心即可證悟成佛。
  • 佛教也認定有個審判機制在人往生後會執行審判,佛教稱這個審判機制為「因果業報定律」,但該機制並非由某個神明掌控主持。
  • 佛教不強調膜拜神明,也不認定膜拜神明與往生後審判有關。
  • 佛教認定眾生生命中的「行性」、「福德」、「功德」或「修行」,與往生後審判有關。

 

面對西方宗教與佛教截然不同的教義,誰是真相呢?

 

 面對西方宗教與佛教截然不同的教義,誰是真相呢?

 

菩薩果位是什麼呢?

 

依佛教的觀念,大千世界有「十法界」,「十法界」提示十種不同的「有情眾生」。前面的四個法界「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」,是高果位的法界,稱為四聖法界。後面的六個法界是低果位的法界,稱為六凡法界。而六凡法界中,前三個法界「天、人、阿修羅」是善的,所以稱為三善道;後三個法界「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」是惡的,所以稱為三惡道。

 

雖然菩薩在佛教的「十法界」中定義的很清楚,但其實佛教經書、佛教徒、在家局士與民間信仰中,對菩薩角色的認知不一定是相同的,其中不乏存在著一些模糊模地帶與矛盾。

 

依佛教狹義觀點或從民俗信仰來說:

 

「菩薩」是一些具有「崇高法力」、「大慈大悲」與發願「普渡眾生」的神明;例如像是觀自在菩薩、地藏王菩薩。佛教徒認定:「當生命遭遇苦難時,只要祈求菩薩拯救,就會得到菩薩助援。」

 

但依佛教廣義觀點:

 

菩薩並非僅指的是具有「崇高法力、大慈大悲與救苦救難的神明」,凡是佛教修行者發心,願意在菩薩道五十二個階位修行,不論他修行到達那個菩薩道位階,均可通稱為菩薩。

 

因此,在廣義定義下,菩薩指的是在菩薩道修行者,而不僅是民俗信仰中高階位的菩薩。

 

佛教徒認定:「當生命遭遇苦難時,只要祈求菩薩拯救,就會得到菩薩助援。」

 

「菩薩」的特質是什麼?

 

「菩薩」是印度語音為菩提薩埵(bodhisattva)的直譯。它包含「菩提」與「薩埵」兩個元素:

 

  • 菩提薩埵中「菩提」的意思為「覺悟」、「覺知」;所謂「覺知」,就是覺知佛的「離世般若智慧」或佛的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
  • 菩提薩埵中「薩埵」的意思為「有情」;所謂「有情」,就是內在仍存有會「起心動念」的感情。佛教稱這種會「起心動念」的感情為「五蘊」。凡擁有「五蘊」的眾生稱為「有情眾生」,「有情眾生」會在「五蘊」下,創造「因果業報」。

 

所以,「菩薩」的定義是:已證得「離世般若智慧」或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但仍存有「五蘊」而會「起心動念」的「有情眾生」。

 

「菩薩」的定義是:已證得「離世般若智慧」或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但仍存有「五蘊」而會「起心動念」的「有情眾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