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5.10.18

你忙著施捨嗎?

無施捨心的施捨才是唯一的真仁慈。

你忙著施捨嗎?

 

如果仁慈是靈性美德,那施捨算是仁慈嗎?這是個值得思索的問題。舉些例子來說,我見到個乞丐,施捨了一些錢,這算是仁慈嗎?我捐錢給抗癌基金會,這算是仁慈嗎?我邀請你擴大心靈視野,深入探究這個議題。

 

如果仁慈是靈性美德,那施捨算是仁慈嗎?這是個值得思索的問題

 

禪修智者認定:「施捨不一定算是仁慈。施捨是否是仁慈,不在於施捨內容,而在於施捨心念。」論「施捨」心念,其實有三種不同層次,但它們表相雷同。你可知道是那三種嗎?

 

第一種施捨層次:有條件的施捨

 

「有條件施捨」的背後隱藏了「某種目的」,譬如說,增加社會的榮譽與獲得別人的掌聲。「條件式的施捨」雖貌似施捨,但不管外相如何,包裝的多麼精美,它非發之於內在「利它愛」,所以與真仁慈無關。

 

我以佛家的放生為例。放生是施捨嗎?如果放生是「仁慈心」帶動的自然行動,它是真施捨。但如果放生背後存在本世或者是離世的某個目的,那放生就非真施捨。「有為放生」既非真仁慈,也無法提升心靈的仁慈素質。無條件的無為施捨,必需是由自由的仁慈心出發。

 

第二種施捨層次:兩元的施捨

 

另一種施捨的心念是無條件的,施捨的背後沒有存在條件或企圖。這種施捨算是真施捨、真仁慈,但它僅是初階的仁慈。為什麼呢?因為它是在思想運作下兩元性的仁慈。什麼是兩元性的仁慈呢?

 

當「施捨」時當事人意識到「施捨」存在時,它表示這種施捨是思想下二元屬性的, 它必定同步意識到與「施捨」對應的另一個極端屬性「取得」。思想運作永遠是想「得到些什麼」,所以是思想下的施捨,就是「想得到施捨」。

 

當「施捨」是由思想引動時,這種施捨是制約於「思想下選擇」,它是不自由的,它在「要」與「不要」之間選擇、掙扎與努力。選擇、爭扎與努力的仁慈是好的,但它僅是半仁慈,因為它並非自由或自然的本態。

 

還記得你走過一個乞丐嗎?有沒有心裡斤斤計較一些質疑他是真乞丐嗎?

 

他的腿真的殘廢嗎?或者,我得給他多少?一百?還是五十?當仁慈是思想下的運作,是懷疑、盤算的掙扎,就是半串子的仁慈。可以理解這個論述嗎?

 

當仁慈是思想下的運作,是懷疑、盤算的爭扎,就是半串子的仁慈

 

第三種施捨層次:無施捨心的施捨

 

無施捨心的施捨才是唯一的真仁慈。它是當事人在施捨時,根本就沒有意識到「他在施捨」,這個行動如呼吸般如此自然、自由,「施捨」與他融為一體。這種仁慈行動就是:「這個樣子(As It Is)」。這種自然無念的施捨才是最高階的仁慈心。你的施捨呈現的仁慈是那一種呢?

 

無施捨心的施捨才是唯一的真仁慈。它是當事人在施捨時,根本就沒有意識到「他在施捨」,這個行動如呼吸般如此自然、自由,「施捨」與他融為一體

 

仁慈心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心靈美質,它不獨成就他人,而且豐盛自己的心靈,但思想下的一切運作是無法成就仁慈心。要想擁有自然、自由的仁慈心,要從無念的寧靜中去尋找心靈深處的「自性」。

 

想要促成心靈寧靜嗎?不妨撥點時間聆聽我們的「放鬆語音」:光明觀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