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5.10.12

心想事成的生命定律

你不必刻意去選擇相信或者不相信,因為所有思想判斷一下的答案,本非真相

心想事成的生命定律

 

這篇有關量子學說的文章有點冗長,但是它是重要的。願意的話,不妨耐下心來慢慢欣賞。

 

由出生到現在,多數人都毫無疑問的相信:「感官感受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。」絕大部分的人活在感官構架的世界裡,與感官資訊創造的情緒中。

 

假設你相信感官世界的覺知是真實的,那你當然會依循感官訊息而行動。但如果你錯了呢?萬一感官所告訴你的世界並非真相呢?那不就意謂著:「你生命中所做的種種一切,可能是錯誤的。」當然,我提到的這個錯誤,不只是本世的錯誤,它包含離世的。

 

往下,我將討論與上述內容有關聯的量子學說。

 

人們一直想要瞭解物質的本質;要瞭解物質本質,就得了解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「微粒子」。宇宙的一切,包括物質、你、我,都是由微粒子構成的。

 

要瞭解微粒子有兩個方法;第一個方法就是由聖經中去找尋,第二個方法就是從科學中去找尋。此處不談宗教的搜索,因為經書中早有記載。而經書中所記載的一切本非科學,是無法被驗證的,所以端看你信不信;你信就信,不信就不信,沒有任何討論的必要。

 

我想談談科學家的搜索內容,因為這些內容是有驗證過的。

 

在二十世紀初葉,科學家相信已經找到了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。紐西蘭化學家拉塞福(Ernest Rutherford,1871年-1937年)利用實驗探測到他相信已經是最小元素的「原子」。想感受一下一個原子有多小嗎?它薄到如同一張紙垂直放在一個一公里的街道上。

 

想感受一下一個原子有多小嗎?它薄到如同一張紙垂直放在一個一公里的街道上

 

但拉塞福錯了,原子並非物質最小單位。

 

物理學家在持續探索中,發現原子可進一步切分出更小的電子、質子與中子。沒多久,物理學家又由質子與中子切分出再更小的粒子;像是夸克、渺子(μ子)、陶子(て)、正子、重力子、ε粒子、微中子、孤立子(Skyrmions)與強子(hadrons)等等。基於這些「新發現的好幾十種微粒子」,科學家願意相信還有其他更多的微粒子可以被發現。

 

科學家出現了煩惱,因為他們感受不管如何繼續往下切割微粒子,他們仍無法分離出一種「無法再切割的最終結構」。

 

更煩惱的是,科學家對組成物質的微粒子很疑惑,他們竟然發現不知道微粒子到底是什麼?因為微粒子竟然呈現不固定的狀態,它有時是「無形的波」,有時又是「有形的粒子」,而這兩種型態是對立、矛盾、且無法共存的。你可以想像這個狀況嗎?

 

換句話說,當你觀看宇宙萬物或手上握著某個東西時,你會直觀認定所看到的或握著的東西都是不變的實相,而它的單位元素必定是個獨立的、可切割的、而且有重量、形態的小粒子,例如像是一粒沙子。但答案是「錯」。科學告訴我們,在微觀下觀察物質本質時,科學家根本無法判定它是什麼東西?

 

科學家面對微粒子矛盾多變的特性,搞的手忙腳亂。他們開始鬆軟他們的大腦,聽從了佛陀的「無法法」。他們想:「與其勉強在波與粒子中二選一,不如修正科學邏輯。」在這個新思維下,一群以海森堡為首科學家們發展出了「量子理論」,這個理論是新哲理下的一個彈性新解。

 

這個學說提示的重點如下:

 

  • 組成物質的微粒子並非固定實體,它不可定性或定量,而且非一成不變。它有點像是一團微小能量或者漂渺無跡的雲,若有若無、並且不時虛無的振動著。科學家無法預測微粒子的確切位置,只能以概率猜測;它隨時可在任何地方,但也同時不在任何地方,它會魔術般如鬼魅般瞬間轉移。
  • 環境中的微粒子以「不可分割的成對模式」存在與聯動。即使彼此遠距分離,也能相互緊密地互通有無、交換訊息、交互影響。當某一個粒子往某個方向自旋時,另一個對偶粒子必定向另一個方向自旋。
  • 微粒子的形態變動取決於是否受到觀察。當觀察者企圖觀察微粒子時,微粒子會由無形化為有形,落實變成觀察者想探測的形態,或者為粒子,或者為波。觀察者的存在與企圖會得到微粒子忠誠的呼應,這個現象科學家叫做塌陷(Collapse)。只有在觀察者存在時,微粒子才會呈現觀察者所企圖發現的樣態。

 

這個古怪難解的量子學說,帶著科學家們的大腦走入一個希奇夢幻的新世界,也讓人們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理解。這裡所說的世界,不只是物質上的,而且是心靈上的。

 

你不必去刻意深入理解量子學說,因為甚至於包括專家在內,也很少人能夠真正的去理解它。深入理解它是難的,但是去描述它卻是容易的。面對這個科學理念,你不必去了解它,但你必需學習去接受它,因為它提示的一切極可能就是宇宙的終極真相,因為這些提示背後存著紮實的科學證據;而且,它與你的生活與生命息息相關。

 

如果量子學說是真相,那量子學說背後隱藏的意義是什麼?它告訴你說:「你所看到的物質並非實相」。

 

許多人面對佛學,雖然不斷地背誦「色非色、相非相」,但卻不能夠去理解為什麼,更無法去想像,生命中感受到的一切怎麼會不是實相呢?但如果你能接受量子學說的話,這個虛渺的佛學理論就比較容易解讀了。

 

因為量子學說告訴我們:

 

  • 組成宇宙所有物件的微粒子並非恆久不變,它不斷在改變它的形態,在跳著曼波。
  • 我們眼睛感受到的一切物質並非固定實態,而是以動態模式瞬間結合、重組、分解、再結合、再重組,它一直虛幻的瞬間轉換形態。因此,再深一步來說,每一個物件組合後的存在樣態並非實相,因為它會轉換為其它樣態。
  • 意識與物質的實相有關,意識的能量特質會決定物質最後的形態。但在我們的意識參與之前,所有物質都是不確定的、不穩的,只有在觀察者帶著企圖心洞察它們的瞬間,觀察者才協助物質決定了它的最後狀態。物理學家惠勒以實驗為基礎指出:「只有在觀察者的參與下,微粒子才會轉換成固態、可測量的事物。」

 

只有在觀察者的參與下,微粒子才會轉換成固態、可測量的事物

 

如果量子學說為真,那即表示眼睛所見的一切本非定型的,或者再進一步說,「我」、「你」或「外在一切」都不是實相;只有當觀察者的意識或企圖存在時,這些意念才會決定物件最終樣態。既然物質形態不是固定的,而是受制於觀察者的意念,那表示你所看到的一切並非實相,它只是依意識變動而同步變動的「暫時虛幻假象」。

 

上述的推論暗指:「我們創造了我們正在經驗的世界」;或者說:「面對我們正在經驗的世界,我們既是創造者,也是經驗者。」所以,我們的存在與我們所經驗的一切,是我們和宇宙交互作用下的合作產品。

 

這個量子力學所推衍出來的假說有趣嗎?

 

如果它是真相,那意指的是:「你生命中所經歷的種種一切,其實都是有你的意念所創造的。你如果你達觀、熱誠、積極、自信與堅信,你必定能夠令所有的動態微粒子呼應你的企圖而實體化,創造一個心想事成的美好生命。」

 

但相反的,如果你存在著擔憂、焦慮、自卑與恐懼,一直想像會出現一個壞的世界時,你也會令所有的動態微粒子呼應你的企圖而實體化,令你擁有一個壞的世界。

 

你生命中所經歷的種種一切,其實都是有你的意念所創造的。你如果你達觀、熱誠、積極、自信與堅信,你必定能夠令所有的動態微粒子呼應你的企圖而實體化,創造一個心想事成的美好生命

 

所以你可以說,量子理論其實就是「心想事成的生命定律」。歷史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曾經驗過這個定律。

 

下一個有關微粒子的總論:

 

宇宙內任何物件(包括你、我身上)的微粒子,雖然好像是獨立的,但其實它們相互間,而且與周圍空間其它物件的微粒子之間,在一片相互聯結的量子海中,一直存在粒子互換、訊息互換、與能量互換。

 

每種微粒子都有反粒子,反粒子像是鏡中的虛像,它的一切行為與「正」粒子一致,只是電荷相反。例如,每一個夸克都有反夸克。

 

當正負粒子相遇時,就停止短暫的演出,彼此結合而相互消滅,轉入量子海中。

 

如果你願意相信量子學說所提示的:「所有宇宙間的微粒子都存在著交聯互動的狀態」,那意指著什麼呢?

 

倘若所有事物,包括物質、世界、宇宙、你或我,基本上都在一個量子場中交聯變動、互換訊息與能量,我們還能認為我與世間一切事物或人們是分離的獨立個體嗎?

 

如果我身體內所有的微粒子並非是獨立的,與宇宙所有的微粒子交聯互動,那我真正擁有一個「我自己」嗎?還是我以為我擁有一個孤單、獨立的「我自己」,但答案卻不是如此呢?

 

如果「我」不是「我自己」,那我到底是誰呢?我如何能再肯定的說:「我」就是「我」?

 

如果「我」是「我」,那我「我」到底在那裡?「我」擁有一個起點嗎?「我」擁有一個終點嗎?

 

如果「我」不是「我」,那個所謂感受到的「我」是什麼?是「恆久的某個東西」呢?還是只是暫時的幻象呢?「我」真的存在嗎?

 

如果「時間」跟「我」都不存在,那會不會唯一真實存有,就只是一個永恆變動的「存在」而已呢?

 

「存在」才是「真我」嗎?

 

「時間」存在嗎?因為在量子場中,時間是不存在的,過去、現在與未來都是虛相。

 

「時間」存在嗎?因為在量子場中,時間是不存在的,過去、現在與未來都是虛相

 

上述這些量子學說所推衍出來的假說,如果真的是真相,那它意指的是什麼?

 

它告訴你說,你五官意識所覺知到的「你」與「世界」,其實並非真正的「你」與「世界」。那既然如此,就意指你所感受的一切,並不是真實的實相。看到此處,你對於量子學說有什麼感想呢?會不會感覺到既有趣又迷惑,但隱隱約約的似乎直指真相呢?

 

我對你的建議是:「你不必刻意去選擇相信或者不相信,因為所有思想判斷一下的答案,本非真相」。真正感受真相的方法只有一個:「將自己的心進入深沉的寧靜,在寧靜中去感受真相是什麼」。但我必須說明的是:「這種寧靜中的感受不是主動態的,而只是被動地聆聽。」當你的心靈寧靜時,真相會隱隱約約的、緩慢的升起。

 

愛因斯坦就曾說過:「探究真相的智慧,不來自於思想制約下的運作,而來自於無意識中的直觀。」願意在無意識中與真想相會嗎?不妨聆聽我們的「放鬆語音」:光明觀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