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6.01.11

啟蒙運動

在十七世紀以前,人們的社會背景和生命觀,與現代大大不同

啟蒙運動

 

各位可知道在十七世紀以前,人們的社會背景和生命觀,與現代大大不同。

 

在十七世紀啟蒙時代之前,人們的生命準繩以神學、皇室、威權的規範、教條作為依歸;換句話說,教廷和皇室說的,就是人們要做的。在宗教、威權教條下,個人不存在,人們的自由意願沒有空間。

 

十七世紀開始盛行的科學理念與新宇宙觀,促使人質疑神學、皇室、威權的規範,開始思考以科學知識和理性,去尋找生命真理與普世價值,它促成啟蒙運動(Age of Enlightenment)的掘起。中文字啟蒙,意指的是變聰明了。

 

十七世紀開始盛行的科學理念與新宇宙觀

 

德意志哲學家康德認為啟蒙運動是人類的最終解放時代,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。

 

德意志哲學家康德

 

人們本性討厭被制約,喜歡自由,但是啟蒙運動真正令人們啟蒙了嗎?帶給人們更多的幸福嗎?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過了頭,科學發展並未帶給人類福祉。人類有了知識,改變了自然,在地球上確認了霸主的地位;但在心靈上,它反向使人類變得更墮落,創造了更多的社會不公,而且心靈不再真誠。

 

人們總是希望生命更好,更希望了解生命真相;但絞盡了腦汁,用盡了方法,總是像迷惘的螞蟻,在迷宮胡奔亂跑,跑到佛家乾脆就用一個字描述生命:苦。

 

哲學家跳出來說話了,講了一大堆直指生命幸福的秘密;從啟蒙主義, 到經驗主義、實證主義、知識論、唯心主義、唯意志論、存在主義等等;表相上,每一個主義似乎都感覺良好,但答案總是不對,為什麼人類找不到幸福的方法?

 

幸福是一個心靈的直觀感受,與思想無關。哲學是思想下的產品;思想運作下的一切邏輯結論,仍然是思想內的東西而已,但思想卻是創造人心痛苦的始作俑者。所以,如果想追求生命的幸福,不是在思想中找答案,而是放下思想。

 

如何放下思想呢?靜心而已。

 

至於這些哲學家說的話,也許都很好,都有道理,但卻無法放下心靈中的痛苦與壓力;所以,聽聽吧,但別過度認真。要想生命歡喜幸福,要讓自己的心變得寧靜。

 

面對生命的真相與幸福,人們喜歡複雜高深的言論與技巧,但其實真相是簡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