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6.01.25

存在主義

存在主義者唯我中心的思想,存在某些自我價值感,卻永遠找不到該做什麼的答案

存在主義

 

17世紀以後,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哲學觀,其中一個就是存在主義。否定社會化團體的製約與教條,相信自我選擇,是存在主義學的核心。

 

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(SorenAabye Kierkegaard)強調:「存在先於本質。」這裡的存在,講得不像是一盆花、一張床的名詞描述;齊克果講的存在是個動詞,背後隱藏著自由的選擇。他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自由的選擇,就沒有存在。

 

所以齊克果才說:「絕望是致死之疾。」他認為一個人絕望,是因為不知道有自我,不知道自我可貴,不知道自我是無法替代的。如果生命缺乏自我的感覺,顯示可有可無的狀態,那毫無價值可言。存在主義是一個非理性哲學思維,強調維護與堅持個人獨立自主的主觀經驗。多數存在主義者也否認神或其它任何預定規則存在。

 

沙特認為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;所謂世人論的道德和靈魂,都不過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。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,卻有選擇的自由。

 

存在主義講求不被侵犯的自由意願,當然很好,但問題來了,譬如說,你的父母希望你好好念書,你的自由意願告訴你:「我不要念書」,在與父母的抗爭下,你成功地離開了學校。但接著,你開始問自己說:「那我想要的是什麼呢?」如果此刻你的心中沒有一個想要什麼的時候,這個生命會變得是什麼樣的呢?

 

存在主義者否定一切非本人意願的東西,但否定後又缺乏建樹,他們卻全然無法在現世中,自我提供正向的生活意義。在於社會理念對立與缺乏心靈目標下,存在主義者會不知覺的認定處於一個孤立、恐懼、無意義、而且荒謬痛苦的世界中。

 

這種存在主義心結,反映在卡繆《西西弗斯神話》中所說的一段內容:

 

「起床,電車,四小時辦公室或工廠的工作,吃飯,電車,四小時的工作,吃飯,睡覺,星期一,星期二,星期三,星期四,星期五,星期六,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樣的節奏周而復始地流逝。可是某一天,『為什麼』的問題浮現在意識中,一切就都從這略帶驚奇的厭倦中開始了。」

 

存在主義者唯我中心的思想,可以存在某些自我價值感,但卻永遠找不到該做什麼的答案。當生命陷入這種進退兩難的矛盾後,就變得虛無痛苦;這是個陷阱,別掉下去了。

 

 

存在主義者唯我中心的思想,可以存在某些自我價值感,但卻永遠找不到該做什麼的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