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03.16

寂寞好好

「寂寞」好好。 對不起,我用錯了詞,我想說的是心靈的寧靜一點也不寂寞。在寂靜中,自由、直觀、靈感、創意與智慧會自然的昇起,讓你生命平靜喜悅、豐盛美好。其實是「寂靜好好」。

 寂寞好好

 

「寂寞」好好。 對不起,我用錯了詞,我想說的是心靈的寧靜一點也不寂寞。在寂靜中,自由、直觀、靈感、創意與智慧會自然的昇起,讓你生命平靜喜悅、豐盛美好。其實是「寂靜好好」。

 

「寂寞」與「寂靜」外表相似,兩者都是在獨處的狀態。然而「寂靜」呈現的心境是「寧靜」、「自由」與「喜悅」;而「寂寞」呈現的心境卻是「無奈」、「慌亂」、「孤苦」與「不安」。

 

您曾有經驗過上述兩種不同的意境嗎?

 

頗多的人會經常性的感覺到寂寞。如果你在下列任何狀態之一打勾,那你可能是個寂寞的人:

  • 我的手一直離不開手機
  • 我一直參加一些無趣的聚會
  • 我談話的內容一直與「生命更好」無關
  • 我獨處時心緒不寧


寂寞者的心充斥著「慌亂」的心緒。這些負面心緒,促使他得不斷的往外去求些什麼東西,用這些東西去填塞消解他動盪不安的寂寞心靈。然而外求的行動,就隱藏了慾望與失望。

 

然而「寂靜」卻是截然不同的心境。

 

寂寞者的心充斥著「慌亂」的心緒。這些負面心緒,促使他得不斷的往外去求些什麼東西,用這些東西去填塞消解他動盪不安的寂寞心靈。然而外求的行動,就隱藏了慾望與失望。

 

我所說的「寂靜」,不是在夜晚的靜謐。夜晚的靜謐只是外境的寧靜。外境的寧靜與心靈的寧靜無關。「寂靜」者的心緒呈現著無念、無索求與安祥的自由狀態。由於他的心靈無念自由,他不會刻意的想去要什麼,或者做什麼。他一無所求。

 

十九世紀俄國的文學泰斗列夫‧托爾斯泰寫出時代文學巨著《戰爭與和平》、《安娜‧卡列尼娜》和《復活》。在生前,他長年隱居在擁有森林、河流、湖泊的蘋果園。托爾斯泰在這個寧靜的環境中將全部時間用在文學作品的創作。

 

請猜一下托爾斯泰的心寧靜嗎?

 

泰斗列夫‧托爾斯泰 

 

1910年11月10日,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從他的莊園秘密離家出走,在途中患肺炎,最後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裡。托爾斯泰在彌留之際,寧死也不想見妻子一面。

 

值得提問的是:他在寧靜田園中創作時的心境是什麼?是「寂寞」?還是「寂靜」?

 

答案是:托爾斯泰的心一點都不寧靜。

 

談到寂寞,很多熟知文學史的人會立刻想到哲學德國家弗里德里希·威廉·尼采(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,1844年10月15日-1900年8月25日)。

 
弗里德里希·威廉·尼采

 

他的寫作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,尤其是在「存在主義」與「後現代主義」兩個領域。 他的一生與世俗一切格格不入,所以寧可與寂寞相伴。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尼采寫道:「歸來吧,回到寂寞中來,我們倆都知道怎樣在寂寞中生活,也只有我們倆知道。」

 

尼采將他深植的寂寞帶入哲學辯思中,形成了獨特的理論,並寫下一篇篇的華麗精闢的哲學論著。

 

《反基督:對基督教的詛咒》(Der Antichrist. Fluch auf das Christentum)是尼采最知名而又最具爭議的著作。他在書中提出一個知名的主張「上帝已死」,對基督教的道德觀,有著嚴厲的批判。不論這句話在他的內在影射的心緒為何,他廣被形塑成「激進的反基督教狂熱者」。

 

尼采在給布克哈特的信中寫道:「我已經被該亞法(新約聖經中陷害耶穌基督的祭司)套上腳鐐了。」

 

在1889年,尼采顯然已經完全發瘋了,他被送巴塞爾的一間精神病診所。一些人主張他的發瘋,是被他自己哲學思想所帶來的心理失調所造成的。尼采也一直是個孤單而與世格格不入的人,他經常自處的孤獨,是標準的自我放逐的「寂寞」,它絕非「寂靜」。

 

但請別誤解。與外界隔絕的「孤獨」,不見得是寂寞。

 

許多人判定,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與外界隔絕的「孤獨」,不是寂寞,而是「寂靜」。他在「寂靜」中的自由心靈,引導他跳出舊有的傳統典範,發現了劃時代的相對論。

 

真正心靈的寧靜一點也不寂寞。在寂靜中,自由、直觀、靈感、創意與智慧會自然的昇起,讓你生命平靜喜悅、豐盛美好。

 
真正心靈的寧靜一點也不寂寞。在寂靜中,自由、直觀、靈感、創意與智慧會自然的昇起,讓你生命平靜喜悅、豐盛美好

 

這種寧靜美質,要在靜心中去找尋。愛因斯坦是個天生的靜心者。

 

願意去感受寂靜的美嗎?不妨抽空撥一點時間,聆聽劉醫師的潛意識對話DIY「放鬆語音」:迎向陽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