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9.02.26

大乘正宗分第三:佛告須菩提: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

如果佛教徒想要修證菩薩摩訶薩,應該要用大乘法門放下分別、執著的妄想心

大乘正宗分第三: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。

 

「佛告須菩提: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無色、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、若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即非菩薩。」

 

本文解釋:

 

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。」

 

解釋如下:

 

佛陀告訴須菩提:「如果佛教徒想要修證菩薩摩訶薩,則應該要用如此法門放下分別、執著的妄想心。」

 

提問:為什麼本章稱為「大乘正宗」?

 

佛教宗派粗分為二派,一派修「大乘」,一派修「小乘」。「小乘」修行者在修行上扮演自了漢,僅聚焦在自我解脫,藉由放下五蘊,而能斷除煩惱,與修證果位。而大乘修行者除了也如「小乘」般,藉由放下五蘊,而能斷除煩惱,與修證果位之外,也願發起「大慈悲心」,協助眾生脫苦與修證果位。

 

本章為佛陀教導徒眾修「大乘菩薩道」最重要的法門,所以稱為「大乘正宗」。

 

提問:什麼是「菩薩摩訶薩」?

 

「菩薩摩訶薩(Mahāsattva中的「菩薩」,指的是佛教在菩薩道修行的修行者。「菩薩摩訶薩」中的「摩訶薩」,指的是「大」的意思。所以「菩薩摩訶薩」就是「大菩薩」。

 

「大菩薩」指的是什麼呢?依佛教理念,凡修行者在「菩薩道」的五十二階修行中,如已修證至第四十一階位到第五十階位的十地果位中的「七地」以上時,則可被稱為「菩薩摩訶薩」或「聖位菩薩」。佛教認同的「菩薩摩訶薩」有八位,衪們為: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虛空藏菩薩、地藏王菩薩、彌勒菩薩、除蓋障菩薩。

 

「菩薩摩訶薩」與佛陀屬性上差別

 

「菩薩摩訶薩」與佛陀在屬性上有何差別呢?佛陀在屬性上「完全放下五蘊」,證悟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並已達無餘涅槃境界。

 

而「菩薩摩訶薩」已悟「無上般若智慧」,且具有「廣大無比神通」,但仍未「完全放下五蘊」,尚在有餘涅槃境界。真實「菩薩摩訶薩」早可成佛,但感念眾生的苦與無明,故情願令五蘊殘餘未斷,願成佛,而發菩提宏願,協助無量眾生脫苦成佛。

 

「菩薩摩訶薩」如需協助眾生脫苦成佛,必需「有情」。如已成佛,進入無餘涅槃境界,將不再呼應眾生。例如地藏王菩薩就曾發宏願: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;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!」

 

地藏王菩薩曾發宏願: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;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!」

 

提問:追隨佛陀的眾徒修行已達「菩薩摩訶薩」位階嗎?

 

佛陀言語中的「菩薩摩訶薩」,指的是當時弟子已修證了「菩薩摩訶薩」嗎?答案不見得如此,為什麼呢?原因簡單:

 

其一:弟子修行程度不同

 

依金剛經記載,當時跟隨佛陀修行弟子有一千兩百五十個人,相信這一千兩百五十個弟子入門時間不同,修行程度也應不同,因此很難相信當年每個弟子都已修成「菩薩摩訶薩」。

 

其二:如眾弟子已修成「菩薩摩訶薩」,佛陀何必教導證悟菩薩法門

 

佛陀在金剛經中教導徒眾修行菩薩道應行「無相布施」。試問,如果眾弟子已修成「菩薩摩訶薩」,那佛陀又何必提醒眾弟子「無相布施」呢?

 

其三:「菩薩摩訶薩」會聚焦在普度眾生

 

如果跟隨的徒眾已修成「菩薩摩訶薩」,那徒眾應不必再跟隨佛陀,而會把注意力聚焦在普度眾生,不是嗎?

 

如果上述猜想屬實,則佛陀言語中的「菩薩摩訶薩」,並非表示徒眾已修成「菩薩摩訶薩」,而佛陀僅希望籍由稱呼徒眾「菩薩摩訶薩」,鼓勵徒眾深修菩薩道。

 

另有一個可能:

 

佛陀其實並沒有稱呼徒眾「菩薩摩訶薩」,而是佛陀涅槃後,阿難在僧侶集結誦念佛陀教導時,可能基於對同修夥伴之尊重,尊稱同修夥伴為「菩薩摩訶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