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8.04.30

喬達摩修行路徑與模式

喬達摩修行的路徑與模式很少人採用,它頗值得你仔細觀察、研究,以作為你探索的參考。

喬達摩修行路徑與模式

 

下面,我想與各位一起分享喬達摩修行採用的路徑與模式。喬達摩修行的路徑與模式很少人採用,它頗值得你仔細觀察、研究,以作為你探索的參考。

 

喬達摩離宮後,遍訪不同名師修行,像是數論派上師阿羅邏伽藍(Alara Kalama)、鬱陀羅摩子(Udraka Ramaputra)。他跟隨這些上師一段時間後,認定這些上師的教導並不能幫助眾生有效解苦,因此喬達摩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這些上師,另尋它徑。

 

佛陀起始的這一段拜師修行與離去,非常值得你我分析研究,因為其中清楚的存在著某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與方法。

 

依對一些修行者的修行經驗觀察,他們並不相信他們能夠藉由自己的能力找尋真相,因此,他們會尋找一個上師協導他們修行。在協導下,他們多數已先自我催眠,要無條件相信老師講的每句箴言都是真相。

 

在這前提下,陷阱就出現了。如果老師所提示的真相是對的,那當然很好,一切皆大歡喜。但如果老師所提示的真相是錯的呢?這會促成他們永遠無法接近真相。

 

一個從未曾與真相謀面的人,心靈中既存的一切既往經驗、知識都是已知的、有限的,他如何能夠面在對眼前箴言時,確查他所面對的所謂真相是真相呢?

 

一個從未曾與真相謀面的人,他如何能夠面在對眼前箴言時,確查他所面對的所謂真相是真相呢?

 

基於此,任何一個修行者探索真相都必須擁有一個基本素質,那就是必須先放下既有的知識、經驗與制約的思想,被制約的已知心將永遠無法覺知到真相。他必須讓心既開放、敏銳又自由。惟有擁有心靈敏感覺知的自由,才可判定老師所提示的真相是否是真相。

 

此外,當一個人走在探索真相路徑上時,他也許無法判定他所修行的真相是否是真相,但是他可以倒向觀察,觀察他心靈的變動是否是正向的。

 

如果他的心在修行中變得更寧靜、恆在喜悅,並升起更高的生命智慧,那他所面臨的真相極可能接近真相。但反之,如果當他修行時他的心靈波動並未往正向發展,甚至於反向退步,那他就必須要檢討他所面對的真相是不是並非真相。

 

如果此刻分享這些文章的你也正在修行,那你不妨藉由觀察你內在心靈的波動,去理解你是否走在正確的修行道路上。請牢記:「制約的已知心永遠無法覺知真相。要覺察真相,必須懂得釋放你的心,放下心中既存的一切,讓你的心既開放、又自由。」

 

喬達摩的心是自由的,他拜師學習苦修六年,當他發現老師的教導是個死胡同,未帶他走上正徑,他選擇立時離開名師,轉往泥連河西岸,進入優樓頻陀村外的苦行林(註1)中,在苦行林中忍受飢餓痛苦,思維修習脫苦之道。

 

而苦行林苦修六年,在他三十五歲時,他意識到無法藉由苦行搜尋解脫之道,於是又停止了苦行,轉往印度巴特那(Patna)城南約150公里處的菩提伽耶。他在畢缽羅樹(尊稱菩提樹)下靜坐修禪,並發願如不修得正覺,則永不起身。

 

直到樹下禪定第七夜天剛破曉時,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(註2),看透生命和宇宙真相,進而從悟到的覺知裡,尋得超越生死、脫苦與究竟解脫之道,並立地成佛。

 

 

 第七夜天剛破曉時,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在禪定自性中無念觀照

 

在這裡不妨對於尋求真相的路徑,再做一次複習。尋求真相一般有四個路徑:

  • 其一:利用思想研判、分析資訊
  • 其二:利用自我催眠強化信仰
  • 其三:利用宗教教義探索真相
  • 其四:在禪定自性中無念觀照

 

喬達摩選擇了第四條路徑。

 

佛陀修道成佛不是借助任何外力,而是佛陀在菩提樹下通過他在禪定中無求的內觀、領悟下,真相自動流入他的心靈,令他清楚的領受到內在妄念俱滅、無限寂空,世間實相都被貫穿,而見相非相。佛陀悟道的路徑與方法,非常值得你我來研討與學習,它是修道的正徑。

 

佛陀悟道後在鹿野苑開始傳道,宣說「四聖諦」、「八正道」與「十二因緣」等佛教教義。爾後,佛陀在「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」說法二十五年,八十歲時涅槃。

 


註:苦行林
苦行林就是當時的野外修行場所,修行者間可相互口述、切磋,也可以獨自靜修。
註:無上正等正覺
無上正等正覺直譯為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它是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與境界,也就是「成佛」。該詞句可見於各佛經,例如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中記載:「若復有人,於此經中受持,乃至四句偈等,為他人說,其福勝彼。何以故?須菩提!一切諸佛,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皆從此經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