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6.01.18

修行陷阱三

真正的修行不是用思想去修行,而是要在靜坐的寧靜中懂得去「觀」

修行陷阱三

 

我們在先前的文章提到過,修行是要去「放下思想」,而不是去「改造思想」。

 

在這個理解下,如果修行者想要放下思想,第一步自然得理解思想到底是什麼?對於這個建議,許多人會忽略,因為大家都認定自己當然知道思想是什麼。但這是一個錯覺,連精神學家或心理學家都不能完全定義或確定思想的全貌。

 

思想到底是什麼?要了解思想是什麼,當然得先了解創造思想的根源。例如說,它是人們生下來就擁有的嗎?還是它是外來的呢?

 

請回憶剛出生時,你睜開眼睛看著世界時,你的思想存在嗎?在那個時候,你大腦中除了遺傳基因內存在的基礎元素外,一無所有,你無法思考,只能好奇的看著世界的一切。隨著生命歷練增長,當外在的知識、經驗、回憶、哲學與信仰慢慢進入你的大腦後,這些外來累加的一切,就創造了你的思想 。

 

如果你懷疑這一點,不妨內觀你的思想,你能找出任何思想部分是天生擁有的嗎?

 

當思想在大腦中被建立起來後,這個「思想」會自動的創造出一個「思想者」;思想必須依附著思想者才可能運作,這好比在外星生物電影中,外星生物必須要依附在一個寄主內才可以生存。當思想者出現在大腦裡時,這個思想就叫做「我」,它在心理學中叫做「小我」。

 

再複習一下,這個思想下的「小我」包括了學習到的知識、生命經驗、回憶、情緒、教條、信仰與扮演的「角色」,像是教授、企業家、牛肉麵店老闆等等。 「小我」與「思想」幾近等義辭。

 

當「思想者」被思想創造出來後,思想者感覺擁有「小我」像擁有重要財產,會不由自主的熱愛、保護、滋養與壯大「小我」。

 

各位瞭解思想下的「小我」會帶給我們生命什麼嗎? 「小我」要求我們做的一切,包括追求物質、名譽、地位、討愛、自我中心,也為你創造各類令你痛苦的情緒,包括憤怒、嫉妒、恐懼、貪糜等等。

 

修行其實談的就是放下「小我」,如果「小我」能夠成功的放下,修行就幾近完成了。

 

一般想要改造心靈,會陷在「思想改造思想」的矛盾窘境。這種陷阱令許多人們經常嘗試修行失敗。難怪中國古人會說: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。我想利用佛教修行,來進一步解釋這個「思想改造思想」的陷阱。

 

佛教認定只要是輪迴,就無法避免受苦;要想從苦中徹底解脫,只有脫離輪迴。為了脫離輪迴,必須進行修行。

 

對修行,佛陀給了眾生戒、定、慧三學。衪說明透過三學修行可達涅槃,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,証得阿羅漢果。戒、定、慧三學中,「戒學」談的是正語、正業、正命,「定學」談的是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而慧學談的是正見、正思維。

 

例如「戒」;佛陀要求眾生修行要能夠:不妄語、不慢語、不惡語、不謗語、不綺語、不暴語,遠離一切戲論。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不作一切惡行,……。而出家者的戒律要比在家居士多的多了;漢傳佛教或南傳佛教比丘的具足戒共兩百到三、四百條左右。若有犯戒律需要當眾懺悔承認錯誤。

 

我想在此處強調一下真修行。

 

佛教的真修行,修的是「心」,談的是「放下心中一切眾生念頭」, 而它的方向是從內往外放下。當「心」修好了,「心」放下後,外在會自然、自動而且自由展現仁慈、愛與離世智慧;一切外顯的言語、音調、表情與行動自然會符合佛家的規範;所有佛陀的戒律會自動的吻合。切記,修行是個由內往外的展現。

 

但現代一些想修行的人經常會掉下一個陷阱,他們用的方法是「由外往內修」,方向反了。他們的心尚未修好,但卻都汲汲營營的忙著外在,努力的強制自己遵守佛家的規範戒律,扮裝心修好了。

 

譬如說,一些人很少專心在放下他的心念,內在仍充滿了入世的眾生心念,但會在思想下努力的想要不妄語、不慢語、不惡語、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不作一切惡行。他們行動上努力的在做,但總是在內在充滿了對抗。

 

當然,這個矛盾現像不一定是問題,它可能只是一個修行中的暫時現象。不過佛教修行者必須檢討,如果隨著多年歲月的修行,而眾生心念仍不變,或者變化不多,那就必須去自我檢視是否用錯方法。

 

多數人修行錯誤,是因為他們一直在用「思想」去放下「思想」。

 

往下,我想仔細的解釋什麼是「思想」放下「思想」。

 

人們當發現思想下的「小我」做了這麼多令生命痛苦的事情,當然不會姑息「小我」;他會想積極打造思想。對於這個企圖,知道很容易,但做到難,為什麼呢?

 

思想者慣用修正「小我」的方法,是自設一個「心靈審判法庭」。在法庭中,思想者會進行「自省」與「批判」,在批判下懺悔、認罪、並會自我同意改善。

 

那誰來主持心靈審判法庭呢?當然不能是思想者;「思想」這時候想到了方法;它會由自己再切割出另外三個角色,一個角色是「觀察員」, 觀察自己做了什麼壞事,一個角色是「審判長」,審判如何自我處罰, 另一個角色是「教育長」,教育自己如何改善行為。

 

為了強化這個審判庭,「思想」甚至於會請出耶穌基督或佛祖幫助審判,然後讓這個做盡壞事的「小我」屈膝在審判官與神的面前懺悔。

 

舉個例子來說。

 

某個人為了提昇心靈,加入了佛教,也願意接受佛教所有的戒律。某天他犯了口戒,不小心出口罵人「XXX」。他出口後極度悔恨,也知道妨礙修行,所以回家後先在佛堂燒上三柱香,敦請菩薩主持「罪孽審判庭」。然後他先要求思想在大腦內請出觀察員,由觀察員提出對思想者今天罪孽的觀察報告;觀察員在報告中明確指出他罵人「XXX」絕對是傷人的口業,建議提交審判長審判。

 

此時,思想在大腦內又請出了審判長執行判決。審判長鐵面無私,判定他罪不可赦,必須跪在菩薩面前懺悔,坦承錯誤,並裁決在近日放生法會中放生十斤活魚。審判長判決結束後,思想怕他重蹈覆轍,所以再次創造一個教育長, 負責對他進行再教育。

 

自設審判法庭的謙卑心意很好,但是效果極差,原因是什麼?

 

生命一切負面的情緒與行為都是「思想」下的「小我」觸動的。當思想犯錯後,它依附的「思想者」為了自我改善,會敦請思想持續創造 「觀察員」、「審判長」與「教育長」來觀察、審判與教育。

 

其實根本就沒有獨立的「思想者」、「觀察員」、「審判長」或「教育長」,它們同樣都是「思想」衍生的產品。這有點像大陸的「變臉」特技,同一個人可以變出十多種不一樣的臉。

 

另外,有一些修行則根本是假修行,它僅在外在扮裝放下,而內在仍充滿著企圖得到些什麼的眾生心念。有企圖的修行當然是假修行,因為修行本態上就是要放下一切。

 

譬如說,一些修行者明明在職場上是一個殘酷狡猾的企業家,極盡所能的拚命賺錢,坑殺職場對手;但在佛教修行上,馬上變個臉,搖身變作是個認真捐款、吃素、讀經與參加法會的佛教徒。他在打禪時,表面上想要放下一切,心裡卻想著避開輪迴,進入西方極樂世界。這種矛盾的兩極心境哪會有真正的放下。修行就是修行,不要刻意去扮裝一個修行的樣子。

 

如果各位理解這個現象,就了解為什麼很多佛教徒苦讀經書,參加法會,卻不得其門而入。

 

真正的修行不是用思想去修行,而是要在靜坐的寧靜中懂得去「觀」。 「觀」什麼?就只是「觀」而已。 「觀」一切,包括「觀思想」。既然修行過程中是個「觀思想」,那如何可用「思想」觀「思想」呢?思想全無參與餘地,因為它就個要被放下的標的物。

 

如果此刻你的修行是放下的「觀」,而非企圖下的「取得」,那你在修行路途上已成功的走了一半了。

 

佛教的真修行是從內往外放下

 

聆聽我們的放鬆語音,幫助「潛意識」轉化與改變:自由當下的冥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