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15.09.25

靜心如何無念呢?

許多人經驗靜心有個很普遍的迷思,它來自於對靜心這個字眼的錯覺

靜心如何無念呢?

 

許多人經驗靜心有個很普遍的迷思,它來自於對靜心這個字眼的錯覺。

 

靜心這個名詞取得不好,因為由名稱顧名思義,以為靜心講的是要讓心安靜,而這個想法卻是一個錯覺。就是因為這個錯覺,促成很多初步靜心的人嘗試不久後就灰心的放棄了。因為他錯以為如果要靜心,得放下焦躁與擔憂,轉為安靜。但剛學習靜心者的內在,本就充滿了焦慮,他在靜心時根本連三分鐘的耐心都沒有。當他在靜心中嘗試安靜但辦不到時,他就放棄了靜心。

 

剛學習靜心者的內在,本就充滿了焦慮,他在靜心時根本連三分鐘的耐心都沒有。當他在靜心中嘗試安靜但辦不到時,他就放棄了靜心

 

其實這是個錯誤觀念。靜心並不是「讓心安靜」,它只是:「在無念中去觀察自己思想中的所有的運作。而在觀察中,不要用思想去批評、分析、比較、或創造情緒。」所以靜心的本態是去觀察思想,而不是去讓心靈寧靜。

 

靜心最終會創造寧靜,但「寧靜」是靜心的結果,而不是靜心的要求。可以理解嗎?我再提醒一次,靜心不是去強制放下焦慮。放下焦慮是靜心的好理由,它卻不是靜心必要的特質。

 

我們的思想在運作時包含了許多的東西,像是回憶、情緒或者是邏輯推演。觀察思想的運作,是靜心的首要內容。

 

為什麼要在靜心中觀察思想?因為生命中感受到的焦慮、擔憂與恐懼,都是來自於思想的過度運作。要放下這些情緒的最佳方式,不是去用思想、意志力去要求思想放下這一切, 因為思想無法去改造思想。

 

要放下創造這所有情緒的思想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去觀察思想所有的運作。但請切記,這並不表示在靜心中你主動邀請思想的進入,然後觀察它,你要容許思想在大腦中自由的進出,而你只是一個無關的第三者,去觀察它們就好了。

 

你可以想像靜心像是進入一個花園。你就是走進花園的那個人,而花園就是你內在的一切,當然,花園中最主要的是思想。當你走進花園中,你什麼都不做,什麼都不想,也沒有什麼慾望、企圖。你只是靜靜的,以一個完全無關的、不插手、不造作的第三者身份,去觀看花園中所有一切自然的變動就好了。

 

靜心像是進入一個花園。你就是走進花園的那個人,而花園就是你內在的一切

 

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,請牢牢的記住。

 

當你能夠在靜心中遵循這個必要的關鍵因素,持續靜心一段時間之後,你會自然的、有趣的發現,在靜心中你的思想會漸漸的停止運作。而這樣子的經驗會讓你在平日生活的時候,很自然地和輕鬆的放下不必要的思想運作。

 

能夠放下不必要的思想運作是代表什麼?

 

它的價值非常的大;你會發現回憶消失了,觸動情緒的心念滅弱了,精神比較更旺盛了,你會很容易地進入當下。在清明的當下覺知中,你會很清楚的覺知每一個眼前現象背後隱藏的真相,你也能夠很輕易地做出生命正確的行動。

 

在清明的當下覺知中,你會很清楚的覺知每一個眼前現象背後隱藏的真相,你也能夠很輕易地做出生命正確的行動

 

請切記這個提升心靈的重要秘密:「放下不必要的思想是提升心靈最有效的模式。」放下思想的方式,不是去要求思想去放下思想,這是個錯誤的循環論證。要放下思想,必須用非思想的方式,你只要能夠靜靜的去觀照思想的一切運作。在觀照中,你會自然的覺知思想不是你。因此,放下思想就變作是一個很簡單的行動,你可以自然、輕鬆地與思想切割。切割後,你就不再受制於思想對你生命行動的掌控。這樣子的變動不是思想下的勉強努力可促成的,它是你在潛意識中轉換銘印後,變作一個如呼吸般的自然機制。

 

你不覺得靜心促成的這個效果很棒嗎?只要能夠掌控思想,生命自當美好。

 

有空多靜心吧。願意的話,不妨聆聽我們的「放鬆語音」:美麗的草原